環境教育‧關懷台灣

文化東港‧生態大鵬灣‧海洋教育

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

消失的生命之河(2) 脆弱國土的5大真相

作者:林倖妃  出處:天下雜誌 442期 2010/03

面對脆弱國土的五大事實,台大教授陳宏宇在災後,接受重建會委託,率領七十五個學者專家,踏遍受災溪流河川,勘查一四四個部落和聚落,釐清各部落所在位置的安全性。
從高屏溪流域的研究發現,台灣的山川地質有五大特色。
事實1 地質年輕,多斷層
「位於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聚合處的台灣,因為地質年輕,板塊碰撞擠壓,岩層破碎、斷層到處分布,」九二一地震後,足跡遍及中部山川溪流的陳宏宇說。
台灣島成形僅六百到一千萬年間,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研究所監測斷層,活動斷層為三十三條。集中在苗栗以南到嘉義間,南部則有旗山和潮州斷層。
上週,引發甲仙大地震的就是鄰近潮州斷層的「盲斷層」。但是,至今連學界都無法掌握,台灣還有多少這種「未曾發現、記錄的盲斷層」。可見,我們對家園土地的認識,還有功課要做。
就因台灣位於地質活動帶中,最新的構造作用仍然相當活躍,早期的造山運動也持續至今。
事實2 砂岩、頁岩易鬆動
尤其是高屏溪中上游,在地質構造上全都是砂岩、泥岩和頁岩組合。「不但容易鬆動滑脫,又是順向坡構造,斷層特別多,且有破碎帶通過,地層會順著整片山滑下來,」陳宏宇說明,從甲仙小林、那瑪夏到六龜寶來,從旗山溪到荖濃溪沿岸全部被土石流淹沒。
山林變色,揭露一個台灣過去未面對的真相——國土敏感和脆弱。鑽研河流演化的台灣大學地質系兼任助理教授謝孟龍直指,「全台都是破碎地質,幾乎沒有一處安全的地方,尤其是荖濃溪。」
往荖濃溪上游,來到布唐布納斯溪和清水溪的交會口。從航照圖看來,原來削瘦的主支流,就像「綠巨人浩克」突然變身,身上噴張的血脈扭曲橫陳。「河床土石堆積平均超過四十公尺,」謝孟龍說。就像頓時站上十三層樓高度,應是雄偉俊秀的山,當下令人有變矮的錯覺。
事實3 岩性軟、節理多、破碎多
原民語的「布唐布納斯溪」,翻成漢語正是「濁水溪」,意指終年水色渾濁的溪流。
從地質看來,災變有著歷史的必然。「荖濃溪從九二一地震後就進入不穩定的時期,」謝孟龍分析,尤其是布唐布納斯溪坍塌面積最大最廣,和附近溪流比,岩性相對軟,節理多,破碎多。
從走山後裸露的山壁,可以清楚看出泥流和土石流的顏色不同,一層一層碎砂石堆積起來,顯示以前就是河床地。從過去歷史看來,河川水位造成沉積地形,甚至遠比現在的河床高。一路溯溪到更上游的桃源梅山仍可看到類似景象。
事實4 地形演變劇烈,歷史一再重演
「我們找到木頭化石來推測沉積年代。荖濃溪以前曾有很大規模土石流,堆得亂七八糟,且比這次(八八水災)更大,」謝孟龍認為。
荖濃溪因為地形演繹劇烈快速,以致地質不穩,前科累累,而這次災變只是歷史重演。
荖濃溪的例子絕非絕無僅有。
台灣這塊土地,其實一直處於動盪之中。清朝桐城派學者姚瑩,一八一九年到一八三○年間在台灣任官,他曾在文章中記載著「道光三年(一八二三年)七月,台灣大雨,鹿耳門內,海沙驟長,變成陸地」。
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前局長張義興,比對古籍地圖發現,當時位於鹿耳門和西港仔間的台江內海,一夕之間被填平了。
事實5 河川淤積量世界第一
在十八世紀中葉的乾隆年間仍位於沿(內)海的新市鄉,至道光三年後竟成為內陸鄉鎮。
當時的災害有多大?傷亡多少?沒有人知道,但從滄海變桑田,規模可能比八八水災更大。
地質軟弱,造成河川淤積、濁度高,也是台灣特色之一。一輩子鑽研水利的前水利署署長、經建會顧問黃金山說,「台灣河川淤沙量是世界第一,九二一地震後恐怕是宇宙第一。」
他舉例比喻,黃河泥沙淤積全世界有名,但單位含沙量也只有台灣河川不到三成。
黃河泥沙流量最高的黃土高原,從龍門上游河段,每年從坡面侵蝕刷下來厚度約七厘米(山坡表皮被刮下來泥沙量),相對台灣北部約二到五厘米;中部濁水溪一年為十五厘米;南部高達三十厘米,看出台灣中、南部的山體本來就很鬆軟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